第一次在耶誕節前來到維也納,來看看耶誕市集裡賣的到底是什麼藥!也來跟三字頭的野馬人生說再見,再正式地站上四字頭去...展開了"不惑之年"~(驚!)
2015.12.10 Thu. 大晴天 但絕對需要禦寒羽絨衣,毛帽,手套...等 ~ 舊城區, Trzesniewski, Ankeruhr安卡音樂鐘, Mariahilfer Strasse購物大街
機場到市區的交通: 這是第二次使用火車前往市區,但卻出現了疑惑...網路上查到票價一人單程都是2.4歐,上次是買兩人票,共4.6歐,當時我以為現場買便宜0.1歐,一人只要2.3歐,但這次一個人買票,卻得到4.4歐的對待!!!更奇怪的是,把人數改成兩人,卻又是4.6歐,到底發生什麼事?是在歧視單人旅行嗎?希望有天可以解開這個疑惑...
售票機操作:選擇National ticket selection of destination或Tickets to Vienna S-bahn ticket Airport-Vienna City.
再選擇要去的站名.
就得到一大人單程4.4歐!!!最好還是兩人同行....
這個時候的維也納,天亮得晚又黑得早,要好好珍惜陽光~在飯店稍作休息,但一見窗外的陽光與藍天,就想往外衝,讓韁繩多休息一會兒,自己就先出門了.步行到史帝芬教堂前的Graben大街再轉進Dorotheergasse小巷,就為了首次光顧這間小店Trzesniewski.
他們還有許多分店,主要賣的是"露餡三明治"(不確定怎麼稱呼這個食物),就是在土司上塗了雞蛋沙拉的小點心,每個都均一價,1.2歐,不便宜也不貴.
標示都是德文,看不懂也無法溝通,只好用手指點點的方式,選了三個看起來不像地雷的傢伙來嚐嚐,中間有洋蔥的是某種魚的口味,腥味蠻重,又很鹹,其他兩個都很好吃,我喜歡!
很有型的一對老人~熱鬧的商業區裡,這麼漂亮的小店,賣著如速食的小點心,翻桌率非常高,人們來來去去,就我一個平臉的旅人...這次用餐讓我有兩個沉思:一)維也納這麼一個觀光客密集的城市,這間高人氣小店卻沒有要服務看不懂德語的客人,如果直接在餐牌上標註英文,會不會親民一點呢? 二)今年夏天,我們家附近開了一間挫冰店,沒有特別裝潢,就一些冰櫃跟幾張桌椅,一開始生意還不錯,我們也去光顧過,但入冬後,他們開始賣熱甜湯,接著開始賣起水餃跟牛肉麵...最近發現"頂讓"的紅紙貼在門口,我們常常看到這種模式的起落,一開始專業,漸漸"走鐘",然後失敗退出,而維也納這間三明治店,也是屬於價格不高的速食小店,但他們卻把門面維持得很優雅,客人進來短暫用餐,甚至不需要座位,立食也可,而且只販賣小點心跟飲料,但他們沒有因為所販賣食物不貴或是單調,就讓店舖只有一個展售櫃跟幾張桌椅或是增加商品種類,店內整體還是讓人覺得很高雅,有店家自己的味道,台灣小店是不是也該好好思考?
接著來到安卡音樂鐘,據說整點會動起來,但我來的不是時候...沒見到,也沒等...
此趟的重頭戲,又來到虛度了幾年光陰的二手相機店,抱定"必買"的決心!
東張西望了很久...
還想下手這些,只是老闆娘說這些底片已經不復存在,無法使用了...
在店裡研究了很久,還好老闆娘有耐心讓我慢慢摸摸看看,最後就決定用159歐帶這個傢伙回家!但到底為什麼抱定"必買"決心?一開始馬兒覺得這些相機復古又漂亮,即使不用,也可當成擺飾品,而這幾年來來去去已經看了好多次,都沒有買成...且本來就有玩lomo底片相機,雖然不一樣,但還是很喜歡低科技感的玩意,心願達成,中古相機checked!
這樣打開的鏡頭,深得我心~~它真美~
老闆娘還送了一個老皮套~感心~
離開相機店,來到路口的熱狗攤,塞下半根熱狗當午餐~
之後,跟韁繩約在Mariahilfer Strasse,逛逛街,感受一下這裡的耶誕氣氛~附近這個小市集多數是吃吃喝喝的攤位.
來湊熱鬧喝喝apfelpunsch 6歐,溫熱的蘋果酒,濃濃的肉桂味,並沒有很對味...但杯子可以選擇直接帶走做紀念或是還給店家可以退3歐.
短暫的白天一下就過去了~
2015.12.11 Fri. 跟3字頭說再見...多雲時晴 山上起霧 羽絨衣,毛帽,手套不能離身 ~ 貝多芬之家, Beethovengang貝多芬散步小徑, 維也納森林, Kahlenberg卡倫山, Rathausplatz Weihnachtmarkte市政廳廣場耶誕市集, Salm Brau餐廳
這天脫韁出遊,因為韁繩要念書,準備考試,所以馬兒計畫自己到維也納森林走走,拜訪這個月就245歲的樂聖貝多芬,住過的房子,走過的小徑,再登上卡倫山.一覽維也納全貌!
前往貝多芬之家大眾交通有三: 一) 搭71號電車到Schottentor換37號電車到Hohe Warte,下車處往前行走,穿越小公園,就是Grinzinger Strasse.因為電車開開停停,費時比較久,但可以看到更多城市風貌(此次上山採用). 二) 搭地鐵U4到終點站Heiligenstadt,轉搭往Kahlenberg的38A公車,在Armbrustergasse即可.時間上應該是最快的(此次下山採用). 三) 搭D電車直接到Nussdorf Beethovengang,再往貝多芬小徑走即可(這次沒用,下回試試).以上交通的單程票都是只要買一次票(地鐵站買2.2歐,電車或公車上買2.3歐)就可以在zone100內任意轉搭電車,地鐵跟公車到目的地,但中途不得停下來觀光或回頭,至於有沒有時間限制,或是zone100的界線,還是可否一次買幾張單程票,分天使用,都是我的疑惑,尚待釐清...
前一晚吃了一半kebab,剩一半當早餐,味道還是很好~
前一天買的藍莓,1.99歐,不太貴卻極新鮮,非常脆口~
生鮮食品放窗邊都比冰箱還冰...
登上71號電車~直接拿出前一天在地鐵站買的車票打上時間出發~It's my journey~
路過市政廳廣場的耶誕市集,晚點見~
來到Schottentor轉車.
37號電車班次較少,要等久一點.
在Hohe Warte站下車後,前行穿過這個小公園,就是Grinzinger Strasse.
轉進Armbrustergasse,再找到Probusgasse上的貝多芬遺囑之家,他在1802年曾在這裡住過,據說他當時深為耳疾所苦,並在此寫下遺囑,他當時不會知道,此後他還有25年的人生~
這裡可能不是著名景點,或季節不對,我在這裡待了約有半個小時,沒遇到其他旅人,只有清潔人員忙進忙出倒垃圾,跟些工地人員來探勘,還有看店的先生,我在門口躊躇著房裡有啥好看之時,門開了,看店先生說今天有開,歡迎入內參觀,可是當天只有兩個小房間開放,其他區域好像要2017之類的才開放,我一眼望穿那兩個小房間,心想好像沒啥好看的,隨意看看櫃檯的商品後,就緩緩飄出貝多芬家了...在中庭邊的椅子上坐了好一會兒,遙想著貝多芬慢慢走上那階梯的模樣,以及想像當年時空背景的人事物,還蠻有感覺的~本想拿出預藏的午餐kebab來邊吃邊感受,可又怕褻瀆了樂聖,便作罷...不過,挺喜歡這個點的~
房子的後院有棵蘋果樹,長椅上有隻黑白喵~
蘋果好像可以隨意取用~因為我只看懂Free這個字~
後院牆邊又捕獲一隻胖胖喵~
不捨地離開了貝多芬家,在Probusgasse上發現幾間掛著松枝的酒館,掛松枝代表著他們新釀的酒開賣了,歡迎大家~
再來到Probusgasse跟Eroicagasse交會的另一個貝多芬家,1817年在這住過,現在是酒館餐廳Mayer Am Prarrplatz,有機會再來吃吃喝喝.
貝多芬在這個區域住過四個地方,據說他的個性有點難搞,所以換了許多住所...
Mayer Am Prarrplatz旁的小教堂Sankt Jakob.
教堂邊的小社區裡有個小小的市場,兩三個攤位.
造型特殊的花椰菜?
路上常常看到這樣的景象,原來聖誕樹是要賣的,也看過路人拖著一棵回家,挺有趣!
這玩意樣子真可愛~我猜是門打開後,用它扣住固定,避免被風吹闔上用的.
藤蔓上滿滿的藍莓?
這天拜訪的第三個貝多芬家在Kahlenberger Strasse上,1817年住過,但並沒有開放的樣子,看看外觀就離開了.
太陽像探照燈把路燈影子打在白色牆面上~
門口不掛花,掛些草也蠻有感覺的~
門口不掛草,掛一幅畫也是超棒的~
Eroicagasse往北走會遇到Beethovengang,也就是貝多芬的散步小徑.
小徑一旁是獨棟民宅.這棵美杜莎蛇蠍女王頭樹蠻嚇人的...
另一旁是一條小溪.
捕獲黑白喵一枚~
林子裡霧氣漸起.
匆忙超越馬兒的狗兒~牠對我的呼喚一點反應都沒有....自顧一狗當先,把主人甩在後面,但是前面遇到岔路時,牠選錯了,主人走了另外一條,也不用主人喊叫,牠就自己默默回頭找主人,真是條好狗!
林子邊有個球場,旁有一些桌椅,可以在此野餐~ 可以光明正大地拿出預藏的kebab,好好享受一翻~kebab真是我們最好的朋友~有次我問韁繩,在維也納最愛吃什麼菜,他說土耳其菜,也就是kebab...
陽光微弱,還是蠻冷的...
旁邊有個孩子們的遊戲場.
吃完飯就開工,但因天冷手凍寫兩張就離席了...
又遇到一隻把主人拋腦後的狗兒,牠叼著一顆球,很熱情地撲到我身上,應該是想讓我跟牠玩球吧?過一會兒又跑到對面去,很激動的孩子...
小徑上有貝多芬雕像以茲懷念~
離開小徑,準備沿著Kahlenberger Strasse步行上卡倫山. Dog on duty=內有惡犬!
霧濃到看太陽跟看月亮一樣...
葡萄園也都看不到景色了.
這種樹很奇妙,整顆樹的葉子都掉光,但中間還會留下一球一球的,很是可愛~(後來得知,那一球一球的叫"槲寄生",原來是寄生植物,還可能害死樹木...就不那麼可愛了...槲寄生為什麼會變成大家最喜歡的寄生植物)
從人行道走到田邊小路,樹上掛了一個鳥食屋.
一路很多這樣設在葡萄園邊的長椅,如果好天氣,應該有很棒的景色吧?
最後連人行道都沒有了,直接走上車道.這一路,我都在霧中行走,偶爾會遇到三三兩兩的人們迎面而過,但總共十根手指頭數得出來的少,如果跟他們打招呼,他們也會微笑回應.但途中一度迎面而來兩名年輕男子,皆著一身黑,讓我有"他們是恐怖份子"的想法...會不會有危險...但當然,一切都是多想...這一路雖孤單但很安全的!
走動著都不覺得冷,可是路邊的枯枝都結成冰花了.
走著連維也納都被槓掉了...(表示離開維也納了)
期待著葡萄園美景.
沿著Kahlenberger Strasse,不要走進岔路,沿路的指標也都很清楚,不會迷路,Kahlenberg就在前方了.
路面上很多這種白白的東西,像雪又像鹽,到底是啥呢?
此時只能霧中賞日~
有熊出沒?
慢慢走出濃霧~
小草蒙上霜~
登上Kahlenberg卡倫山頂! 這一路濃霧,以為山頂可能什麼都看不到,沒想到衝上雲霧之後,竟可以見到如此美景!雖然看不到滿山的葡萄園跟山下的維也納市區,但置身這如雲海之上的美景,完全慰勞了這一路的迷霧森林盲走,很值得來一趟!整個步行上山大約費時一小時左右.
美呆~
廣場邊的一個地標: St. Josef auf dem Kahlenberg~
曬著三點多的夕陽,完成明信片~
遇上三人小組的攝影團.
好令人依依不捨且可遇不可求的美景~
夕陽打在教堂上.
跟韁繩約在市區的餐廳,得趕路下山,所幸38A公車班次很密集,再次拿出前一天在地鐵站預買的車票打上時間,就開始瘋狂轉車到目的地,38A公車搭到終點站Heiligenstadt Bf,換搭U4綠線地鐵到Schwedenplatz,轉搭U1紅線地鐵到Stephansplatz,再轉U3橘線地鐵到Stubentor,這張票被淋漓盡致地使用了~本來要去的Purstner餐廳,當時店裡沒什麼客人,可是卻全部都被預訂完畢!殘念...一時也想不到其他地點,便步行前往市政廳廣場的耶誕市集瞧瞧.
土耳其航空的廣告投影在建物上,非常醒目,以後可能變成動態的吧~
維也納市政廳廣場的耶誕市集據說是全市最大的,有30幾個攤位.
附近也都裝點了許多燈泡~
市政廳廣場成了熱鬧的市集~
攤子多數是裝飾品.
漂亮的小燈.
色彩鮮豔的糖果們.
生意最好的就是熱紅酒Gluhwien了~但一樣遇到沒有英文標示的沉思...
一樣買酒送杯,如果不要杯子,喝完再去退錢即可.
Gluhwien比前一天喝的apfelpunsch好喝一點,酒味比較重,肉桂味少了許多.杯子就帶回紀念了~
市政廳本身就是個很美的建築了.
買點看起來平凡,吃起來也平凡的麵包,但我喜歡~以及沙河蛋糕.
生意很好的langos攤,一片3歐.
比臉還大的langos,表面炸得酥脆,再塗上滿滿的蒜油,好香好好吃ㄜ!!!必須吃!
滿滿腸子攤,沒吃...
樹上掛滿了雪人~
韁繩上街買菜狀...
因為跟我分食一個langos,讓韁繩非常不滿足,又再找一間買...
一樣比臉大,但味道就沒有頭一次吃那麼驚艷了.
第一次逛耶誕市集,蠻有趣的,有機會還是可以再來湊湊熱鬧的~
廣場前就有電車可以搭,非常方便~手邊預買的票都用完了,只好直接在電車上的售票機買2.3歐的車票.
在市集只吃了一些langos,感覺還是空虛,所以回到飯店附近的Salm Brau餐廳碰碰運氣,等一下就有位置了.
餐廳非常大,位置很多,可以容納滿滿的人~
還有供應自釀的啤酒.
Stelze 一人份豬腳+麵糰+啤酒白菜 13.7歐,味道平平,偏鹹.
Kloster Pfandl 燉牛肉+麵疙瘩 14.6歐,味道還行.用餐完畢,便回飯店休息了.
三字頭的最後一天,拜訪了貝多芬家,爬上了卡倫山頂,逛到了耶誕市集,很精彩的一天~再見了~三~
2015.12.12 Sat. My 40th birthday and our 8th anniversary卻下雨了...~ Seegrotte地下湖, Mariahilfer Strasse
這天計畫前往距離維也納車程約一小時的Seegrotte地下湖,說是全歐洲最大的地下湖,但我的認知就是地下礦坑淹水後造成的人工湖,但面積很大,就特地過去看看它.
交通:搭火車S1或S2到Modling,需時約30分鐘,車票一樣的情況:單人4.4歐,雙人4.6歐...轉搭大約半小時一班的364或365公車到Seegrotte,車票跟司機買一人2.2歐,下公車再往前步行3-5分鐘即到達.
火車站一出來 就是公車站牌,364/365在C站牌等就是了.
兩張票4.4歐.
行前爬文說這公車不報站名,事實上,不但有報站名,還有螢幕顯示到站名,先進的勒~
十幾分鐘後下公車,往前走一小段路就到了Seegrotte.旗幟上的字Gluck auf (=Good luck),是礦工間常用的祝福詞,祝你幸運找到新礦脈以及工作平安的意思.
門票每人10歐,我們等五分鐘就有導覽團出發,這團不到十人.坑內終年9度,我們著冬裝來剛剛好~
地下湖的全圖.馬兒先講一下古:這個礦區在1848-1912年間,開採了大量的紅灰色石灰礦,被用作農業肥料,但1912年發生的大水災,把整個礦坑都淹沒,就在沉寂近20年之後,這裡被洞穴探險家發掘並開放為礦坑遺跡而展示於世人.二戰時,德軍看中這個地下礦坑的天然屏障,可以躲避炸彈攻擊,讓製造商在這裡設立飛機工廠,當時約有2000人在此工作,並建造了世界第一台噴射飛機HE162,但並非整台飛機都在此建造,只有機身,而整體完工則是在現在的維也納機場附近.二戰結束後,這裡才又再度開放觀光~報告完畢.
我們由上圖左邊入口進去, Gluck auf~
之後,走過一大段約400公尺長的通道.
通道之後就正式踏入礦區,雖然已經深入地底,可是空氣清新,也不覺得潮濕,還算舒適.
地底的馬廄,這些馬兒負責礦產的運輸等勞力活,而他們因為終年不見天日,最後都失明了....so sad.
約3公尺深的藍湖Blauer see,水溫約8度,面積約300平方公尺,而最大的地下湖就在它下方14公尺處.
礦工們建造了一個小小的禮拜堂,供奉著他們的守護神,聖巴巴拉,也在此悼念殉職的同事. G + A = Gluck Auf = Good luck.
這個大廳就是當時的飛機工廠所在.
陳列了HE162的模型,以及一些飛機零件.
也展示了礦坑用的燈跟一些採礦用的工具.
這個階梯連接到下層就是全歐最大的地下湖.階梯中間是礦車的軌道,動力就是那些瞎了眼的馬兒...樓下一推人在等船,剛好幾個團客在我們前面,所以花了一點時間等.
1993年的電影"三劍客"曾在此取景,距今超過20年了....老天!
這電影道具船也就被遺留在這片深深的地下湖了.整個湖在地表下約60公尺處,總面積約6200平方公尺,平均深度1.2公尺,最深處有12公尺.
我們導遊駕船帶別組團客遊湖去,他一開始就說我們可以盡情地拍照,但拍到他要5歐,所以我就偷拍他,噗...
據說這些船的動力來自湖水的發電,非常安靜又環保.
換我們上船,因為本團不到十人坐一艘,必須分配一下座位以避免翻船.咦?怎麼沒有發救生衣...
出發~
湖水寧靜又清澈,因為全是石灰質地形,水中完全沒有生物.也因為沒有天然的出水口,他們每天都還得把水抽出去,以維持湖面的水位.
說這是地下湖,其實跟馬祖的坑道還算異曲同工,都是人工開挖...淡水與海水之別.
遊湖時間非常短暫可能5分鐘左右,但包括整趟導覽還蠻有意思的,所以還是推薦的~
搭反向的364或365公車回到Modling,外帶了一份durum跟一片pizza在火車上吃,不確定車上能不能吃東西,就吃了...
Pizza吃不過癮,回到維也納在車站又買了兩片,就夠了.
小雨不斷,午睡後再戰Mariahilfer Strasse.
過生日跟週年沒吃蛋糕好像沒慶祝,雖然天黑了,還是找間甜點咖啡店吃一下, Paolo Bortolotti.
酸酸的飲料...
冰淇淋奶酪,中間的奶酪深得韁繩心.
因為不想吃太甜,所以點了酸酸非常酸的莓果塔.不過,吃完好像也沒有慶祝到...噗!(就醬,展開了我的"不惑之年"~~)
步行回飯店時,發現充滿貓咪的櫥窗,幸運指數爆表了~~新的一年即將到來,還是希望能幹個讓自己永遠記住的大事件,完成一場路跑,5K或10K,至少有個小小的開始,GO!
THE END~